EN
纪念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成立3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第七讲 暨社科大讲堂第八讲

演讲题目:何以为人?以何为人?——面对AI挑战的人类学思考

演讲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张小军 教授

日 期:2023年11月30日(周四)14:00

地 点:六教6C102教室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演讲人简介:

张小军,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主任。创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要从事人类学理论方法、历史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发展人类学和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和扶贫等领域的行动实践。与本讲座相关的发表有专著《社会场论》,论文“人工智能感官的主体性:感官人类学视角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以何为人?何以为人?——人工智人的认知人类学思考”(《学术前沿》待发表),“社会场的吸引进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东西方文化的兴衰与自组织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人类学,熵类学?”(《社会学家茶座》)等。

内容简介:

人类正在面对自己创造的AI之巨大挑战,随着ChatGPT4的出现,语言、意识的自我生成机制已经成为现实,甚至在生成能力上已经超越一般人类,因而向人们提出了“AI智能人类何以为人?以何为人?”的基本问题。目前,全球有很多科学家和企业家呼吁限制AI的发展,并非无稽之谈。要深度理解AI的发展及其危险,特别需要跨学科的研究。人类学是理解AI现象的重要学科,包括与复杂系统科学相关的自组织人类学、与AI智能研究相关的认知人类学,与AI智能人体相关的感官人类学、偏重AI生命理解的生物人类学、AI社会行为的赛博格人类学、以及AI的伦理/哲学人类学等等。目前在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尚无学科化的AI 理论体系,本讲座将主要根据作者对AI智能的有限理解,从人类学的角度与同学们交流一些相关的理论观点和看法。

特别提示:

1、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从系列之(七)第二讲起,《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按照《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要求举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大讲堂”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体系。希望获得该课程学分的本科生请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欢迎其他师生光临旁听。

2、六教6C102教室入场时间为当日13:30。

3、根据《北京市消防条例(2011修订)》相关规定,为确保安全,该场讲座入场人数控制在200人,额满即止。